這趟來花東真的很感謝莫和 Ian,年初的時候才剛認識台東,這次從花蓮一路玩下去加上有地陪更是截然不同的感受,沿途看著那片湛藍的海岸,思緒一下子放鬆了不少,有多久我沒有讓自己如此地恣意、坦然的面對內心的搖擺與不安,很想不顧形象的對著那片大海吶喊,擁抱著那位迷路許久的女孩 you’ll never be alone。
白楊步道在中橫公路 168.6 公里處,洞口 40 公尺(明隧道西端)的地方設有停車場,步道內沒有洗手間,建議在停車場使用過後再進入步道,部份隧道光線昏暗請記得攜帶手電筒,進入水簾洞內建議著雨具(輕便雨衣和拖鞋,赤腳也可以)。
步道的入口在隧道中段,行走時注意來車。
回眸一拍,呵,一群愛攝影的朋友常常會有這樣的互拍照片。
一路上就是不停地拍著大家的背影。白楊步道沿線多處易坍方落石,危險路段請勿逗留,並請快速通過,隧道口也都設有「隧道穹頂曾經落石,請沿兩側小心行進」的標語,所以在入口處才設有告示牌建議我們戴安全帽。
隧道內耍浪漫?
已經走了 1.8 公里了,再接再厲。
在進入最後一個隧道前有個小叉路,右邊通往我們的目的地「水濂洞」,左邊則是通往「白楊吊橋」。
等待消失的 Ian 的同時大家開始拍照留念。
熱血的大家。
往水濂洞出發囉,在大家濕淋淋之前先來張合照。
隧道內僅沿著山壁邊有一條小徑,若不怕濕的朋友其實左邊也是可以走的,就是注意安全、放緩腳步。
太魯閣國家公園天祥附近的白楊步道自台電施工道演變而來,路徑大致平坦好走,是著名旅遊景點。其中位於 2.1 公里處的水簾洞,山泉從隧道頂岩壁含水層頃洩而下,形成特殊水簾景觀,吸引不少遊客前來。太管處表示,目前雖不禁止遊客進入水簾洞,但因為隧道內的岩層仍有可能受到泉水強烈的沖蝕而鬆動掉落,因此進入水簾洞時請多加留心環境狀態。
除此之外,太管處提醒遊客,以前自洞內引水設置的戲水區,受歷年風災及洞口邊坡落石風險影響,已不再使用;目前水簾洞口保留之水池,係為引流洞內水流排入塔次基里溪及作為天祥地區用水取水源頭,為維護用水安全,請遊客不要進入池內戲水、污染水源。
光線處就是水簾洞的底,中間因為水勢比較大加上若沒有手電筒的燈光幾乎是拍不太出來的(黑摸摸),以至於大家都會到洞底的位置拍照留念,或者拿手電筒補光打閃燈應該也是可以。
合照拍到後面其實⋯⋯已經狼狽到不想管了,呵,難得的體驗,有機會經過一定要花個兩個小時來走走,若腳程快且不像我們沿路拍照的話,所需要的時間可以再縮短。
白楊步道
- 管理單位
- 天祥管理站
- 步道分級
- 第 1 級
- 海拔高度
- 480 公尺
- 步道長度
- 2,100 公尺
- 步行時間
- 來回共約 2 小時
- 步道位置
- 步道口請於台八線中橫公路 166.5k 明隧道進入